臨汾新聞網(wǎng)訊 我是一位40后,在70多年的人生歲月里,我親身經(jīng)歷了解放前、解放后以及改革開放四十年,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四十年我們國家所走過的光輝歷程,目睹了家鄉(xiāng)改革開放后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變化,,對教育的變化尤其感受極深。
我是1952年9月進本村小學讀書的。當時,能進校讀書是萬分幸運的事,但也是十分艱難的事。我們的學校設在日本鬼子燒過的破廟里,4個年級只有3間大的一個教室,40多個孩子擠在一起,由一個老師上課,美其名曰“復式教學”。1956年7月,我考入鄰村連村完小,教室是新建的,男女生宿舍由廟殿改建,因此上廁所要結(jié)伴而行。后來進入初中和臨師,住宿條件雖有變化,但都是大通鋪,10多個人,20多個人睡在一條大土炕上,且不說生活上的不便,僅虱子、跳蚤的侵擾就常常讓人苦不堪言。那時的教學環(huán)境差,教學設施設備同樣很差。讀小學時,我們的乒乓球案是門板,球網(wǎng)是幾塊磚頭,跳繩的繩子是父母捆麥子的麻繩。課間休息,男同學玩“碰腿”,“石頭、剪子、布”,女同學玩“丟沙包”“跳方格”,上體育課最多的活動是“丟手絹”??纯慈缃竦男@,且不說城里學校,就是農(nóng)村小學,也是四季花香、優(yōu)美整潔,更不用說電腦、投影儀、空中課堂等等,這都是我們當年聽也沒聽過的事情。
看到當今父母對孩子上學讀書的重視,我不由也想到自己的父母。我的父母解放前上過學,也讀過幾天書,識得幾個字,所以對子女的教育還是比較重視的。我的大哥能讀完初中,后又讀中專,是我父母賣掉城內(nèi)的門面房而做到的,這在當時是超人之舉。后來由于生活所迫,父母只能生計第一、讀書第二。到我二哥時,由于家境困難,二哥考上了汾城完小要去上學、母親不讓,以至氣昏了過去,后來二哥不得已退了學。到我上學讀書時,連到鄰村上完小都上不起,父母要把我送到一個經(jīng)濟條件較好的鄰家改名換姓做兒子,因我堅決不去,后把用過的錢還給了人家。上中學時,因拿不出30元的開學學費,父親在外做了10天的苦工。每每想起這些遭遇,我常常淚流滿面,感恩父母。只是,父母從未送我上過學,對我上學后的情況很少過問。記得上小學是在本村,我每天都是5、6點去上學,天很黑,我獨自上路。中學時,離家20里,即使白雪皚皚的隆冬,也是我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地里獨行。父母很少問我學習中的事,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趕快讓我去給牛割草,或到生產(chǎn)隊干活掙工分,以補家用。我14歲時進入初中讀書,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每逢假日都要跟上幾個同學去找活干掙錢,或裝火車,或當車夫,或清倉庫,什么活能掙錢干什么活。猶記得母親對我一次最好的獎勵是給我煮了一個雞蛋,那是我讀完小時,9門功課9門5分(當時實行5分制),考了全班第一名。母親拿著我的獎狀說給我煮個雞蛋吃。后來,我考上了臨汾師范,別人給我送來錄取通知書時,我正在磨坊當毛驢拉磨,母親說:“兒??!你命好,鯉魚跳進了龍門?!边@就是我當年求學的經(jīng)歷,想想現(xiàn)在的孩子,父母接送,陪讀,每到假期,出國旅游的比比皆是。想一想,比一比,看當今父母對孩子學習重視程度,再想想我的當年,真是天壤之別?。?/p>
我們那個時代,學校實行的是選拔制,除小學一年級入學不考,每個更高等教育的校門都是以考選拔。當時對高考態(tài)度是“一顆紅心、兩套準備”。即考上上學、考不上回家種地,或進廠做工。小學升完小,我們班10個同學考上7個;完小升初中,我們班48個同學考上11個;初中升高中,師范(當年中專不招生),我們班50個同學考上8個。聽說我們初中畢業(yè)那年,我們學校100個高中畢業(yè)生升入大學的僅僅4個學生??梢娺x拔之殘酷,升學之艱難。如今的中小學是義務教育,凡在此年齡段有失學者,追究學校責任,更要追究父母的法律責任。即使殘疾兒童,也必須進特教學校讀書?,F(xiàn)今高中、大學雖是選拔制,但上學的途徑很多,考不了高中、大學,可以進中職(中專)、高職(高專)??梢哉f,只要想上學,條條道路可成才。
說到教育,難免提到師資水平。我讀小學時,我們的老師是一位舊制人員,學識水平不低,教得也很認真,每天放學都要給我們講一段岳飛的故事,同學們很愛聽,我受益匪淺。但他不會講普通話,滿嘴方言,使我至今“紅、黃”的讀音難分,后雖有老師糾正,但收效不大,及至從教以后常有誤人子弟之愧。在我們那個上學讀書年代,雖然國家要求中師畢業(yè)教小學,大專畢業(yè)教中學,本科畢業(yè)教高中,但往往難以達到,特別是農(nóng)村更難以達到。不少地方還有小學畢業(yè)教小學,中學畢業(yè)教中學,高中畢業(yè)教高中。而這今這種現(xiàn)象也絕跡了。前些天我聽一位高校的負責人說:現(xiàn)在大專畢業(yè)到小學教書,本科畢業(yè)到中學教書都不容易,競爭太激烈了。對于高中學校,唯研究生、博士生才可以敞開門戶。即使上崗后的教師也還是要不斷研修、培訓,否則,很難勝任工作。據(jù)資料顯示,2018年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實施支持中小學鄉(xiāng)村教師能力提升培訓項目撥給臨汾市的經(jīng)費就達1000多萬元,這還不算每年的專項培訓經(jīng)費??梢妵覍處煹囊笾撸處煹膱?zhí)教水平的確在不斷提高。
如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將一條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之路在我們腳下鋪展開來。我相信,教育必將朝著更高質(zhì)量、更加公平、更有特色、更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方向奮力前行,教育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張巨溫)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