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深冬時節(jié),萬物凋零,正是農村最清閑的時節(jié)。而行走在古縣三合鎮(zhèn)雙泉村,卻是另一番景象:家家戶戶忙著烘干、分揀中藥材,一輛輛藥材運送車在村子里進進出出,三三兩兩的村民討論著今后的藥材種植計劃。
從近百畝到數千畝、從個別人種植到全村覆蓋、從人均收入3000元到2萬余元……小小的中藥材,叩開了“深閨”小村的致富門,讓老百姓鼓起了錢袋子,過上了好日子。
雙泉村位于三合鎮(zhèn)東北部,現為毛兒莊村和大井溝村合并村。近年來,身處綠水青山間的村民,因地制宜發(fā)展中藥材種植產業(yè),通過人工引種,科學種植,形成規(guī)模效應,把藥材產業(yè)培育成了群眾增收致富的“聚寶盆”。
謀產業(yè)拓新路
2021年12月21日,47歲的田茂星望著院子里正要裝車發(fā)走的最后一批中藥材不禁喜上眉梢,“這又是一個豐收年,一畝地收入一萬多元,10畝地就是10多萬元?!?/p>
田茂星是村里最早的中藥材種植戶之一。這幾年,靠著種植中藥材,收入連年創(chuàng)新高。在這個山鄉(xiāng)小村,像田茂星一樣依靠種植中藥材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家庭不在少數。
眼前的好光景是田茂星和村民們多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靠天吃飯,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村里留不住人,許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p>
立足當地,尋求發(fā)展。2003年,退役不久的毛兒莊村村民何榮軍當選為該村村委會主任:“村民信任咱,咱就要干出名堂,對得起這份信任。”
何榮軍一次次與村“兩委”班子成員出去考察,結合本村土壤、氣候等實際情況,找到了中藥材種植的致富“良方”。在何榮軍看來,“因地制宜是關鍵。村里的氣溫、土壤結構是種植中藥材的有利因素,發(fā)展中藥材產業(yè)再合適不過。”
當時,他還給村民算了一筆賬:“一畝玉米按收購價賣400元左右,除去成本,只剩200元;如果種藥材——生地,一畝按收購價賣1100余元,除去成本,凈賺700元。如果大面積種植的話,收益相當可觀?!焙螛s軍信心滿滿。
起初,村民思想保守,沒有人愿意舍棄糧食種藥材。村“兩委”班子便發(fā)動黨員干部、村民赴周邊地市參觀學習,讓他們開眼界、學經驗。接著又挨家挨戶給村民做工作,并主動帶頭種植。
春季種,冬季收。果然,當年第一批“吃螃蟹”的種植戶一畝地的收入比種玉米足足多了一多半。這讓何榮軍更加堅定了種植中藥材的決心和信心。在種植示范效應的帶動下,躍躍欲試的村民紛紛加入種植大軍。
摸準致富門路后,村“兩委”主干充分利用資源優(yōu)勢,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從最初種植單一品種生地發(fā)展到種植柴胡、黃芩、遠志、連翹等多個品種。
破瓶頸開新局
因藥材種植的特殊性和市場價格的不穩(wěn)定性,毛兒莊村的中藥材種植還沒形成規(guī)模就走起了下坡路。許多種植戶開始動搖,有的干脆停種了。
好不容易開拓的產業(yè)發(fā)展路子豈能半途而廢?
2017年,古縣城鎮(zhèn)集體工業(yè)聯合社的駐村工作隊進村到崗,經過全面調研后,一致認為藥材種植是引導雙泉村村民致富的朝陽產業(yè)。這為村“兩委”主干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他們再次動員村民發(fā)展柴胡等道地藥材。
為了提振村民的種植信心,村“兩委”班子與駐村工作隊組織村民到運城市的稷山縣與萬榮縣,和當地的種植大戶交流探討。
柴胡的種植周期長、見效慢,大部分村民依舊持觀望態(tài)度。為此,何榮軍發(fā)動黨員帶頭試種,并通過流轉土地擴大村集體種植規(guī)模。經過不斷摸索總結,2019年,藥材價格走高,何榮軍種植的10畝柴胡經過3年周期實現純收入8.5萬元。眼瞅著種藥材的村民收入翻了番,其他村民解除了流轉協議,變“參與種植”為“自主種植”。
發(fā)展產業(yè),資金和技術缺一不可。村“兩委”利用駐村工作隊的一系列幫扶措施,全面撒網,號召越來越多的村民種植藥材。同時,積極與科研院所、龍頭公司、藥材市場對接,在技術研發(fā)、質量信用、品牌打造三方面齊發(fā)力,編制了全面詳實、通俗易懂的《道地藥材發(fā)展目錄》,為群眾調產做示范、引路子。村里還成立了中藥材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帶領群眾發(fā)展中藥材種植,并進行初加工及銷售。
為打消村民的后顧之憂,駐村工作隊與村合作社派專人赴全國各地的藥材市場,談合作,簽協議,打通了銷售渠道,進一步激發(fā)了村民種植藥材的積極性,并逐步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村集體+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yè)發(fā)展模式。同時,雙泉村還投資30萬元實施了古縣三合鎮(zhèn)雙泉村道地中藥材加工廠建設項目。
種得出、銷得了、賣得好,有了村“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作堅強后盾,村民們不再犯難,長期靠天吃飯的農民搖身一變,成了足不出戶,生意滿天下的藥商,正如許多種植戶所說:“收獲季,藥材還沒拉回家,就被訂購的商戶收走了?!?/p>
新氣象新希望
冒著刺骨的寒風,村民趙壯壯在自家院子對收購來的藥材進行加工,他興奮地說:“要不是放手一搏,哪能想到自己能有今天,今后還要擴大種植規(guī)模。”
趙壯壯怎么都沒想到,年初的“賭注”讓全家走上了一條“新生路”。2021年年初,看到村里中藥材產業(yè)走俏,抱著試試的心態(tài),他說服父母,放棄外出打工,拔掉了自家地里的玉米苗,貸款20萬元種了50余畝生地。幸運的是,生地市場持續(xù)走俏,一畝地按收購價格賣到了12000余元,加工后高達20000余元。趙壯壯年底一算,連種植帶加工一共收入了近百萬元。如今,一家人不僅過上了好日子,還在城里買了房。
產業(yè)興旺百姓富。和趙壯壯一樣,村民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中藥材種植上,這份期望來源于這一產業(yè)的蒸蒸日上。目前, 通過流轉土地、訂單種植、基地務工等方式,農民由原來的單一種植收入增加了流轉金和務工等多項收入,同時積累了種植管理經驗。農戶通過效益對比,逐漸形成了農戶學技術、親參與、廣種植的良性循環(huán)。
為了不斷提高村民種植技術,村“兩委”班子還通過召開黨員大會和村民代表大會、組織學習研討、主題黨日活動、每月“黨員集中學習日”等多種形式,分享藥材種植經驗、提供專業(yè)技術管理,并討論制定中藥材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
目前,雙泉村村民實現百分百種植,村集體收入10余萬元,輻射帶動周邊鄉(xiāng)鎮(zhèn)中藥材種植13000余畝。村民們從最初的猶豫觀望到躍躍欲試,從人均一兩畝到現在人均10畝以上,雙泉村成了名副其實的“藥材大村”,許多藥材大戶更是到鄰近鎮(zhèn)村流轉土地進行種植。
如今,觸手可及的“好錢景”,讓雙泉村百姓奔小康的勁頭更足了?,F任雙泉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的何榮軍興奮地說:“下一步,我們要繼續(xù)在藥材上面做文章,對各種中藥材進行切片加工,提升藥材附加值,積極擴大中藥材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模,使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yè),讓群眾一年四季有活干、一年到頭有錢賺?!?/p>
記者 閆璟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