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坊堆—永凝堡遺址考古首開全國多學科合作先河

2015-11-17 09:58:58 來源:臨汾新聞網

洪洞啟動“坊堆——永凝堡遺址考古綜合調查”項目

首開全國多學科合作考古先河

    臨汾新聞網訊 11月16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辦,洪洞縣政府、縣文物旅游中心承辦的“洪洞坊堆——永凝堡遺址考古綜合調查”活動正式啟動。來自吉林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等機構的12位專業(yè)學科人才,進入洪洞坊堆——永凝堡遺址全面展開考古調查。調查組將用30天時間,多角度尋找史料中記載的兩周時期的古楊國。

    洪洞縣古稱“楊縣”,曾是西周“楊侯國”封域,境內不可移動文物達1075處,為全省文物重點縣。洪洞坊堆——永凝堡遺址位于該縣中部,涉及坊堆遺址、永凝堡遺址、北秦南遺址、南秦遺址等地,面積約78萬平方米。上世紀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洪洞坊堆村和永凝堡村發(fā)現(xiàn)西周文化遺址,清理墓葬68座、灰坑2座,出土有銅器、陶器及卜骨等。出土的牛左肩胛骨甲骨文,是我國首次發(fā)現(xiàn)的西周甲骨文,改變了以往學者以為只有商代才有甲骨文的定論。有學者認為,該地為兩周時期古楊國所在,并與晉國及周王室關系密切,是研究晉文化、晉國歷史非常重要的地域之一。該遺址近年來保護壓力巨大,迫切需要搞清楚整個遺址的分布范圍、文化內涵及其歷史地位。

    本次考古所采用的完全開放的組織形式被全國考古界所矚目。10月中旬,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全國范圍內招募水文、地質、科技考古、測繪學、歷史地理學、民俗學等方面專家、教授組成綜合考古隊。

    11月15日,在該遺址考古綜合調查項目啟動儀式上,中國考古學會公共考古專業(yè)指導委員會主任王仁湘指出,山西考古研究所首次公開吸引社會力量合作考古,這在中國考古學史上也是第一次,它改變了過去傳統(tǒng)的考古模式,是一次考古公眾參與的有益嘗試。其創(chuàng)新意義在于,從過去的與公眾分享考古成果,開始轉變?yōu)楣姺窒砜脊胚^程、參與考古過程,是驚動考古學界的前瞻性舉動。

    此次考察活動時間為11月15日至12月15日,考察隊員將從洪洞遺址的古地理、古氣候、古文化遺存等各個方面采集資料、綜合考察分析,并共同撰寫一部綜合考古報告,為該遺址的保護做好基礎研究工作。(孔小平 李安安

    


     

責任編輯:秦芳媛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

相關閱讀

    本文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