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集16個贊,送藍牙耳機!”“集20贊送滿天星純銀手鐲”……如今,在微信朋友圈里,“集贊送禮”活動正在風風火火地流行起來;只要轉發(fā)活動內容到朋友圈,并能在活動時間內集夠一定數量的好友“贊”,那么各種禮品統統可以免費領回家,從蛋糕、杯子、首飾到話費、電影票、旅游券,甚至手機、數碼產品等,“點贊”似乎已無所不能。面對動動手指就能收獲各種禮物的誘惑,不少市民、網友都蠢蠢欲動,甚至還為此專門建立微信互贊群來拿禮。而隨著“集贊送禮”活動的人氣暴漲,成為了越來越多的商家促銷的一種新手段。那么,微信集“贊”活動真的“贊”嗎?有的商家送實惠聚人氣,有的商家只宣傳不兌現,不少市民稱,他們參與了集“贊”活動后,并沒有拿到商家承諾的禮品。
點贊換玩具被忽悠
前不久,市民王女士也收到朋友發(fā)來的一個鏈接,一個名為“愛就推門玩具店”的商家在搞一個“開業(yè)點贊”的活動,活動看起來真的很誘人:點38贊送寶貝兔早教機,價值48元。點48贊送積木一套,價值75元。點68贊送遙控車一部,價值145。點88贊送遙控飛機,價值168。點98送電動摩托車價值196元。點128送兒童自行車價值266。點138送保時捷大型遙控車價值588元。參加活動者需掃描微信二維碼,分享此條微信到朋友圈,邀請好友點贊,集滿就可領取。抱著期待的心情,王女士按其要求,分享該微信至朋友圈,邀請好友點“贊”。不一會兒便集夠了138個贊。隨后,王女士便和“愛就推門玩具店”聯系,被告知需要支付30元的郵費。王女士隨即將郵費轉給對方,此后,王女士再也沒有接到“愛就推門玩具店”給她的回復。
其實,不僅僅是王女士,身邊很多人都有過類似被騙的經歷。記者的朋友張女士告訴記者,刷微信是她每天必修的“功課”,也常常有朋友發(fā)給她“點贊換禮”的鏈接,她都沒有當回事,覺得不可能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但是有一次她看到一個鏈接是集贊送檸檬杯,“這個杯子是我一直想要的,于是我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按照文章中的要求轉發(fā),并發(fā)動朋友給我點贊,不一會兒就集齊了,我就把截屏發(fā)給他們指定的賬號,結果等了一天也沒有下文了?!睆埮空f起這事,直感慨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看似輕而易舉的“積贊搶禮”活動,讓他們浪費了時間和精力卻徒勞無功時,集“贊”變?yōu)椤傲R”了。
集“贊”可能有貓膩
作為新營銷方式的集“贊”,歸根到底就是廣告。依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廣告一般來說是一種要約邀請,對發(fā)出人沒有約束力。但集“贊”有一定的特殊性,商家在廣告中明確了愿意受到約束(點‘贊’就送,絕不反悔),并作出特定的承諾(滿多少送多少)等,都將廣告轉化為要約的形式。依據《合同法》等相關規(guī)定,要約一旦發(fā)出除特殊情況外,只要符合條件的人作出相應的承諾,那么合同當事人之間的合同即告成立,合同當事人均受到要約內容的約束。簡單適用到集“贊”活動上就是集“贊”商家受到其發(fā)布信息內容的約束,滿足集“贊”合格者的兌現要求。
記者總結了一下,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集“贊”可能發(fā)生這些問題:首先,集“贊”商家,不能滿足集“贊”合格者的兌現要求,比如以“禮物已送完”作托詞、以“沒有這樣的活動”來反悔不認真、以其他低價值標的物來替代高價值的標的物等等,這樣的情形,是商家的一種違約行為,集“贊”合格者有權要求商家兌現承諾,否則商家應承擔違約責任;第二,集“贊”商家提供的標的物,存在質量問題或者安全隱患,導致消費者人身財產損失的情形。對此,商家不能以免費贈送為理由,免除相應的責任,除非商家已事先聲明。第三種情況,遭遇欺詐或者騙局,不良商家以集“贊”之名行欺詐之事,或有違法者以集“贊”為名設騙局,讓消費者上當受騙;第四,被引誘消費,比如集“贊”商家的集“贊”贈品是各種“券”,消費者在消費后才知道券的使用條件非常苛刻。此外,還有其他可能導致的消費糾紛。
記者 李媛
責任編輯:秦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