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秋季,是嬰幼兒腹瀉高發(fā)季,為此,記者走訪了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醫(yī)院兒科副主任傅鵬。
樂樂(化名)已經連續(xù)兩天發(fā)燒,家里老人覺得孩子可能就是著涼了,喝點普通的感冒藥就能好。不料喝完感冒藥后,孩子體溫是降下來了,但吃啥吐啥,大便開始增多,一天十余次。老人又覺得孩子是吃壞肚子了,空一空就好了。晚上下班回家后,得知情況的媽媽有點緊張,但想著孩子已經睡了,等第二天再去醫(yī)院。可還沒等到去醫(yī)院,孩子在家就抽起來了。最終,經過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醫(yī)院治療,樂樂轉危為安。
傅鵬說,腹瀉是兒科的常見病,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yōu)樘攸c的消化道綜合征,是造成兒童營養(yǎng)不良、生長發(fā)育障礙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6個月至2歲嬰幼兒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不成熟,機體防御功能差,腸道菌群失調,天氣變化,飲食結構轉換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這個年齡段嬰幼兒腹瀉。
門診常見的是急性腹瀉,大部分為輕型腹瀉,常由飲食因素及腸道外感染引起,起病可急可緩,以胃腸道癥狀為主,表現為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次數增多,但量不多,稀薄或帶水,呈黃色或黃綠色有酸味,常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和泡沫。
重型腹瀉多由腸道內感染引起。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輕型逐漸加重,除有食欲低下、嘔吐(嚴重可吐咖啡色液體)、腹瀉頻繁,大便每日十余次,多為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含有少量黏液,少數患兒也可有少量血便等較重的胃腸道癥狀外,還有如發(fā)熱或體溫不升、精神煩躁或萎靡、嗜睡、面色蒼白、意識模糊甚至昏迷、休克等癥狀。此外,可有眼窩、囟門凹陷,尿少、淚少,皮膚黏膜干燥,彈性差,手腳涼等癥狀。如碰到上述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傅鵬說樂樂就屬于重型腹瀉,也稱秋季腹瀉,該病大多由輪狀病毒引起。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常在秋冬季節(jié)造成流行趨勢,11月份至次年1月份是高峰期,經糞口傳播,也可經呼吸道感染,潛伏期1-3天。起病急,常并發(fā)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亦可侵犯多個臟器,導致全身,包括神經、呼吸、心臟、肝膽、血液等多系統(tǒng)病變。本病為自限性疾病,數日后嘔吐漸停,腹瀉減輕,自然病程約了3-8天,少數較長。
輪狀病毒季節(jié)流行比較廣,選擇接種疫苗是比較理想的預防措施。 傅鵬建議,在季節(jié)流行期間,應少去人口密集的場所活動,勤洗手,家長在接觸孩子前要注意手衛(wèi)生,遠離腹瀉患兒,防止交叉感染。此外,對于由食物引起的腹瀉,要選擇合適的代乳品,在給孩子添加輔助食時要逐步增加,切忌一次添加量或種類太多。
記者 閆晏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