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關愛特殊兒童側記

2020-05-06 09:06:56 來源:臨汾新聞網   瀏覽次數(shù):

老師在線指導孩子們做康復訓練

  臨汾新聞網訊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特殊的孩子,他們有著完整的身軀,卻無法站立行走;他們并非聾啞,卻吐字不清;他們讓許多家長承載著無言的痛,卻又滿懷著期待……日前,記者走進市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這里有170余名孤獨癥、腦癱、智障兒童。多年來,該中心以張揚為首的近50名教師,用愛托起“折翼天使”的希望。

  康復訓練 為家庭點燃希望

  疫情期間,市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隔離疫情不隔離愛,采取網上集體授課、微信個訓指導的方式,讓康復訓練不間斷?!皩氊悅?,今天的課堂主題是《我是小小分類師》?!碑斎?時,特教2班教師馬海燕熟練地打開成長微信群,開啟了第12周認知課堂。

  “這張圖片上有什么?”馬海燕提出了問題。話音剛落,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拼湊出正確答案。馬海燕高興地說,“你們真聰明?!比缓笏謱W著孩子的口氣問道,“那誰知道,其中哪些是水果,哪些是蔬菜呢?”片刻后,5歲的林子發(fā)出語音,“蘋果、梨、葡萄是水果,西瓜、茄子是蔬菜,西紅柿是——”“西紅柿也是蔬菜呀!”馬老師說出答案,并告知二者的辨別竅門、營養(yǎng)價值和好處。課后的延伸作業(yè),也包含著她對這些兒童濃濃的愛:對家里的衣服、鞋子進行分類,提升認知能力;自制水果蔬菜拼圖,鍛煉觀察和邏輯思維能力……

  馬海燕認為,雖然這些孩子都有缺陷,但他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近年來,在老師們的悉心教導下,這些孩子在認知理解、語言表達、行為矯正等方面有了很大提升,有些孩子已經進入普通學校學習。

  能力提升 幫家長減輕負擔

  馮麗娜是特教5班的班主任,她在為特殊兒童做康復訓練的同時,側重于他們生活自理能力的提升。下午3時,她在線上為孩子們帶來了自制的《消滅病毒》小測試:請小朋友們準備好水、盤子或碗、胡椒粉和香皂。然后,把水倒進盤子或碗中,撒上胡椒粉,伸出一根手指接觸水面,觀察發(fā)生了什么?再換一根手指,抹上香皂,再次接觸水面,觀察又發(fā)生了什么?不一會兒,小莉的奶奶把孩子得出結果的視頻發(fā)給了老師:第一步手指弄臟了,第二步手指洗干凈了?!澳阏姘?!”在得到馮老師的表揚后,小莉特別開心。

  5歲的小莉,出生時就被確診是智力發(fā)育遲緩。家人為了給她看病已負債累累,但收效甚微。說起家事,小莉奶奶直流眼淚。讓她感到欣慰的是,去年3月初來到中心后,短短一年的時間,小莉不僅學會了走路,能聽懂別人說話了,還學會了自己穿衣、吃飯?!拔也恢竿嘤谐鱿?,只要生活能自立就足夠了?!毙±蚰棠痰囊环?,道出許多特殊兒童家庭的期盼。

  老師們除了為這些特殊兒童做康復訓練,還教會了他們生活自理,為他們申請了救助項目,發(fā)放了專業(yè)溝通板、愛心大禮包等,疏導了父母在孩子康復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和思想障礙,從各方面為他們的康復樹立信心。

  殘健共融 讓“天使”融入社會

  春天踏青、夏天游泳、秋天環(huán)保、冬天打雪仗……近年來,該中心實行“以康復訓練為主、生活自理和戶外活動為輔”的教學模式,把這些特殊兒童當作自己的孩子,重復訓練、鍛煉自理、參與活動,希望他們可以和健全兒童一樣,平等地接受教育、茁壯成長。

  如果說康復訓練是特殊兒童的根本,生活自理是特殊兒童的補充,那么融合社會就是培養(yǎng)特殊兒童的目標。8歲的佩佩就是個成功的典型。她3歲來到中心時,語言很少,情緒不穩(wěn)定,互動眼神幾乎沒有,是個典型的孤獨癥兒童。剛開始參加戶外活動時,她非常排斥,尖叫、逃避。通過老師們耐心引導并“對癥下藥”,漸漸地,佩佩喜歡上了戶外活動。三年后,佩佩基本恢復正常,并于去年9月進入正常小學就讀。

  面對這些特殊兒童,老師們付出了愛心、耐心、細心和恒心。從事特殊教育11年的智力及孤獨癥科負責人姚云江說:“這些特殊兒童大多時候聽不懂你在說什么,這時就要耐心地與他們溝通,只要付出得夠多,他們總會懂的?!?/p>

  “只要堅持不懈地進行康復訓練,特殊兒童的語言、行為、智力等均能達到較大改善,而且越早訓練效果越好。僅2019年,我們中心就有20余名特殊兒童參加普通幼兒園融合教育學習。截至目前,共有10余名特殊兒童通過康復等訓練進入普通小學就讀,享受義務教育。”市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副主任郭艷慧說,“當然,僅僅康復訓練是不夠的,還要讓社會各界參與進來,達到殘建共融,用愛點亮‘折翼天使’的未來。”

 (文中孩子均為化名

  記者 郭秀婷

     

責任編輯:暢任杰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新聞網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自媒不得轉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