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記者 張?zhí)毂? 2014年7月18日,是今年夏季入伏第一天。每年都是夏有三伏,冬有三九,而不同年份的伏天,具體的天數(shù)卻不同,有的年份是30天,有的年份是40天。昨日有眾多傳媒都對入伏日進行了報道,但天數(shù)卻很混亂,有說30天也有說40天!哪今年的伏天究竟該是30天還是40天?
從入伏這天開始,就進入了農歷所指的“三伏天”,三伏是農歷中一段特殊的時期,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tǒng)稱。三伏是中原地區(qū)在一年中最熱的30-40天。為什么稱為“伏”,按照民間說法,可以理解為:“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約在公歷的6月到9月之間,一年內的中初伏、末伏各10天,而中伏在不同的年份則有為10天或20天的不同。
三伏天數(shù)的計算方法是,夏至日后的第3個庚日是初伏,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末伏的最后一天又叫出伏。整個三伏期間為之伏期,中伏天數(shù)不固定,伏期的總天數(shù)是30天還是40天,要看中伏是10天還是20天。第四個庚日進入中伏,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后,中伏就是10天,而若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那么中伏就是20天,俗稱兩個中伏;也就是說,夏至到立秋之間有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有5個庚日時,中伏為20天。
而今年的伏期總數(shù)之所以出現(xiàn)30天與40天的混亂,就是因為第五個庚日和立秋恰恰同為8月7日同一天,有把中伏算為10天的,有把中伏算為20天的。其實,每個節(jié)氣不僅僅是個日期,在中國傳統(tǒng)的農歷歷法中,二十四節(jié)氣是按照太陽直射點在黃道上的平均劃分而來,當太陽直射點到達某一位置時就是某個節(jié)氣,可以精確到分和秒。照此,過了8月6日晚上24時,在日期上即進入8月7日了,而今年的立秋時間具體是8月7日的22時02分28秒。據(jù)此,第五個庚日應該算是在立秋之前。也就是說,今年的中伏應該是20天,三伏總天數(shù)為40天!
責任編輯:張?zhí)毂?/p>
上一篇: 我市10縣農村貧困生可申領計劃資助金
下一篇: 夏天不宜給孩子理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