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希望 助飛夢想

2013-10-09 11:14:33 來源:臨汾新聞網

“孩子苦讀、家長苦供、社會苦幫”是大寧縣教育多年來的真實寫照。如何解決貧困家庭的燃眉之急、圓貧困孩子的大學夢?近年來,大寧縣委、縣政府實施了教育扶貧工程,猶如一場場及時雨,灑進了山區(qū)學生的心田。

2011年,大寧縣教育扶貧工作正式啟動,縣委、縣政府按照“實事求是、標準合理、本人申請、特困優(yōu)先、規(guī)范運作、公平公正、陽光操作、社會監(jiān)督”的原則,采取了四項措施開展此項工作。一是通過發(fā)放宣傳資料和在電視臺連續(xù)播放專題節(jié)目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使這項惠民政策得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為教育扶貧的實施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二是嚴禁認定工作中的徇私舞弊行為,嚴格審核、認定程序,把最需要幫扶的貧困學生認定出來,對資助金的發(fā)放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督檢查,確保資助金發(fā)放到每個受資助的貧困學生手里。三是對受資助學生進行動態(tài)管理,對受資助學生在校期間違規(guī)、違紀、因病休學、因故退學、或月生活費用高于本校學生日常平均消費水平,存在高消費等行為的做出調整。四是經過認真調查,嚴格監(jiān)督,按照國家規(guī)定的發(fā)放程序,??顚S?,縣扶貧局和學校組織學生以校為單位集中受資助的學生統(tǒng)一發(fā)放,確保資金發(fā)放萬無一失。

太古鄉(xiāng)后腰村的賈二英出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全家5口人原來租住在西寺坡的一孔窯洞里,父親在縣城收廢品,母親是家庭婦女,患有風濕性關節(jié)炎,家庭經濟十分困難,父母從小就教育她,貧窮不可怕,只要有一顆勤奮上進的心,好好念書,一定可以通過知識改變命運。

2010年8月,賈二英如愿拿到了西安郵政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全家人在滿心喜悅的同時,愁云馬上涌上心頭,因為要付近萬元的學費。他們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為了給母親看病已經負債累累,眼看到了開學時間,父親費盡心思、東挪西借,但還是沒有湊夠學費。正在這時,縣領導得知后,讓扶貧局負責人通過調查了解核實她的家庭實際情況,給予資助5000元學費,使她順利入學。如今,正在上大四的賈二英準備考取研究生繼續(xù)深造,被太古人稱為“山溝里飛出的金鳳凰”。

居住在縣城橋溝的崔建,家有5口人,父親靠做木工賺錢養(yǎng)家,由于種種原因導致家庭經濟陷入困境,2009年,崔建考上了中國政法大學,縣扶貧局及時給與資助5000元,緩解了其家庭經濟困難,他的父母激動地說:“要不是扶貧局的幫助,我家孩子就上不起學了,現在的政策真好?!眮碜源髮幙h扶貧局的一份資料上顯示:幾年來,大寧縣資助貧困大學生48名,每人5000元,資金合計24萬元,資助貧困高中生164名,每人800元,連續(xù)三年,資金合計39.6萬元。

這些受資助的貧困學生們在入學后通過發(fā)短信、寫感謝信、送錦旗等方式,表達對黨和政府開展教育扶貧的感激之情,賈二英在信中寫到:“生活給了我很多困難,但我不抱怨,反而時時感念,生活給了我這么多的機會,我會倍加珍惜。國家實施的教育扶貧如滴滴雨露,滋潤著貧困學生的心靈,滴水之恩應以涌泉相報,我們要加倍努力學習,以優(yōu)異的成績來回報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苯逃鲐毠ぷ鳛榇髮幍呢毨W子構筑希望,幫助他們實現了夢想,在今后他們將一如既往地落實這項惠民政策,進一步擴大教育扶貧的覆蓋面,力爭幫助更多的農村困難家庭學生完成學業(yè)。通訊員 侯耀強

責任編輯: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