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農(nóng)民孔祥玉:圓龜山夢是我不懈的追求

2015-07-16 10:12:45 來源:臨汾新聞網(wǎng)   瀏覽次數(shù):

孔祥玉(右二)在龜山考察張良文化。

    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孔祥玉是襄汾縣大鄧鄉(xiāng)東張村的一個農(nóng)民,他從小就是聽著張良的傳說故事長大。多年來,為了弘揚傳承龜山的張良文化,孔祥玉的腳步從未停止過。他用行動圓著自己的夢,把龜山的建設當成一種使命。修建廟宇,恢復廟會,讓后代了解歷史,記住自己的根,為了這個夢想,孔祥玉把自己做生意多年積攢的100多萬投進龜山,用瘦弱的臂膀描繪龜山的一片景色。

    傳說源遠流長 少年心生憧憬
    老人們說,漢留侯張良是本村人,輔佐高祖劉邦建立霸業(yè)后,激流勇退,返回故里修道,在本村乃至十里八村都流傳著許多張良造福鄉(xiāng)里、懲治惡霸的故事。而村東的龜山因地勢酷似龜形而得名,山上原有寺廟、道觀、庵堂共十八座之多。1947年解放臨汾時,為了支援部隊攻打臨汾,拆除所有廟宇,把拆下來的木料綁擔架、做云梯,山上原有的廟會以及祭祀先祖張良的活動也就此中斷了。
    張良,字子房,漢初三杰之首,漢高祖六年封留侯。相傳留侯就是東張村人氏,本姓姬,其父乃韓國丞相;及至秦滅韓,張良廣散家財以求客刺秦,得東海滄海君相助,鑄錐刺秦于博浪沙,誤中副車,回到家鄉(xiāng),隱姓埋名于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里東張村,偶遇先師黃石公,圯橋上喜得仙書,苦心研讀幾年,方才出世輔佐漢高祖劉邦推翻暴秦,建立大漢王朝。因皇后呂雉殺韓信、烹彭越,張良始感心寒,故而寫下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這幾句膾炙人口的警世之言后,遂隱居故里龜山。
    張良在家鄉(xiāng)教書育人、為鄉(xiāng)鄰排憂解難,造福了這一方百姓。村子里的村民提到先祖張良時都帶著一股自豪的神氣,他們會立刻興味十足講起有關張良口耳相傳的故事。這些耳熟能詳?shù)墓适律钌畹乜踢M了孔祥玉心里,作為東張村人,他自豪。

    尋找失落的碑刻 喜獲手繪圖紙
    家庭困難的孔祥玉為了生計,在臨汾開了家石材門市部。經(jīng)過幾年的苦心經(jīng)營,手頭略微寬松的他馬上返回了家鄉(xiāng)。由于年代久遠,龜山歷經(jīng)滄桑,尤其是經(jīng)歷了日軍侵華戰(zhàn)爭,山上的建筑已不復存在,當年的規(guī)模和盛況已然遙遠,只剩下滿地殘余的瓦礫能夠證明這一切曾經(jīng)存在過。想要重建留侯祠,復原內(nèi)蘊豐厚的“龜山”文化,怎么能夠找到可依可考的證據(jù)呢?2004年,孔祥玉走訪一些輩分高的老人,了解龜山的原景和傳說。當聽說附近的村里散落著許多龜山的碑刻,他的心跳加快了,只要東西還在,就能找得到。他用了整整3年的時間在龜山附近尋找,走村串戶,挖掘搜集到龜山原有的墓碑54塊,其中“留侯故里”斷碑最有價值,這是明崇禎壬午年間修復留侯祠時所立,是在年老村民的提示下挖掘了3年之久才找到的,在村民家找到的一個八角墓柱,上面有不完整的記載:“大漢留侯張良,字子房,本邑人,山下有村曰東張曰西張,山下村民皆以良為姓……”等等。
    當一位耄耋老人拿出幅陳舊的龜山圖時,孔祥玉驚呆了,十八座廟宇,雕梁飛棟,美不勝收。這是老人的母親在廟里做飯時手繪的。看著這些碑刻,看著這幅美圖,一個全新的念頭在孔祥玉的心里萌芽了。

    重建留侯祠 恢復古廟會
    2008年,孔祥玉開始著手留侯祠的重建工程。他先在山下打了一眼深井,引水上山,并在龜山上綠化植被二百多畝,栽種樹木十三萬多棵,盡可能讓龜山恢復舊貌,還原成山清水秀的龜山。
    他和村委商量,想在原址上重建留侯祠。村委也有此意,苦于沒有資金??紫橛褚慌男馗?,豪氣地掂出自己多年的積蓄50多萬,找來專業(yè)的古建隊,修建留侯祠。
    隨后,每年做生意的收入就成了龜山的投資,賺的多就多投,賺的少了就干小活。
    截至2015年春,陸續(xù)投進100多萬,修建了留侯祠、張良墓、西廊房、東岳廟等建筑。
    留侯祠建成后,孔祥玉在鄰近7個村委的支持下,恢復了中斷已久的龜山廟會。傳說,張良得道成仙后,村人在此建了留侯祠。自留侯祠建成以來這方水土肥沃,年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于是,百姓們把每年三月二十八定為“七村朝山”的盛會,上山祭祀先祖留侯,祈求他保佑來年能有更好的收成。有了這七村朝山盛會后,龜山附近的7個村子連續(xù)幾百年來都沒有下過冰雹,當?shù)氐睦习傩站陀辛诉@樣的說法:“因為有了漢留侯,冰雹災難繞著走!”2011年農(nóng)歷三月二十八,龜山廟會恢復了。遠近的男女老少,摩肩接踵上山祭祀留侯,盛況空前。勝名遠揚的洪洞廣勝寺也派人前來祝賀,霍洲、汾西、河南等地的一些群眾也群涌而來,爭相朝山。
    目前,龜山的整體建設還顯滯后,很多遺跡都未得到妥善的保護,整體感覺有些荒涼,上山的道路也略顯狹窄,車輛無法到達山頂……面對這些現(xiàn)狀,孔祥玉笑著說:“投資太少啦!我把石料廠的所有盈利都拿來修建龜山了,到現(xiàn)在為止,我已經(jīng)扔進去了100多萬。我不指望什么盈利,我就希望圓自己的一個夢想,能把老祖先的業(yè)績留給后人觀瞻就行。”(杜萍

     

責任編輯:劉靜

版權聲明:凡臨汾日報、臨汾日報晚報版、臨汾新聞網(wǎng)刊載及發(fā)布的各類稿件,未經(jīng)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自媒不得轉(zhuǎn)載發(fā)布。若有違者將依法追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