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秀萍
工作調研中我們發(fā)現,很多讀者對經濟新聞報道的評價是枯燥、千篇一律、毫無生氣,不如社會新聞、娛樂新聞那樣鮮活、生動、有吸引力。經濟新聞也一度被讀者視為“硬新聞”。那么,怎樣才能把經濟新聞寫得有活力、有趣味,吸引更多讀者的眼球呢?
精準——把握專業(yè)與通俗平衡
“內行不愿看、外行看不懂”,是經濟類新聞普遍存在的弊端。內行不愿看是因為記者寫的不專業(yè),報道的內容膚淺;外行看不懂是因為經濟類新聞專業(yè)性強,大量專業(yè)術語、數據的使用讓人費解。專業(yè)化與通俗化本身就是一對矛盾,記者在采寫經濟新聞的過程中常常為這一矛盾所困擾。然而怎樣才能打破這一瓶頸呢?
為了避免太庸俗與太專業(yè)的兩個極端,我們只能尋求這一天平的平衡點,處理好專業(yè)化與通俗化兩者的平衡關系。固然,兩者看似矛盾,通俗意味著要讓更多的人看懂,發(fā)展更多的讀者群,而專業(yè)則意味著讀者要看懂需要更多的專業(yè)知識,越專業(yè)讀者讀起來越有困難,但是二者也不是完全對立的,我們能夠找到兩者的統(tǒng)一點。
其一,經濟新聞要寫得專業(yè)或通俗需要符合報紙的定位,要針對受眾目標而定。現在的經濟報道大概有三類:一是綜合刊中的經濟報道,主要是以宏觀經濟、區(qū)域經濟和工業(yè)企業(yè)為主,為決策層、經營者服務,以此突出其導向作用;二是商情刊中的經濟報道,以市場行情、商情快訊、股市分析為主,注重與國際市場接軌,突出其實用性;三是周末刊中的經濟報道,透過經濟與文化中典型的人和事,以特寫、文藝等形式尋找經濟與文化的結合點,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以適應不同讀者的不同需求。因此,采寫經濟新聞,要明確報紙的定位,目標受眾又是哪一個階層。只有明確了這一點,才能對市場進行分析,從而寫出符合讀者口味的經濟新聞來。
其二,可以通過推廣專業(yè)術語來提高讀者的閱讀能力。當新概念、新名詞都為大眾所熟知之后,“專業(yè)”的東西也變得“通俗”了。“WTO”這個詞不就眾所周知了嗎?因此,面對紛紛涌來的新名詞、新概念,最基礎的就是要“掃盲”,在經濟新聞寫作的過程中,如果碰到比較難懂的學術詞匯,可以配以簡明扼要的注釋,這樣可以達到推廣專業(yè)詞語的效果,還可以配以相關的背景材料和其他材料,這樣利于讀者對新聞本身的理解,同時往往也利于對專業(yè)術語的理解。
途徑——讓經濟新聞故事化
著名新聞學者李希光曾說過,傳遞信息的新聞報道只完成了記者的一半工作,另一半工作是在這篇報道里講一個能深入讀者或聽者靈魂的好故事。這就需要記者把新聞寫作當成藝術,用藝術家那種苦心孤詣的精神鉆研寫作藝術。一個精彩的故事擁有曲折、復雜的情節(jié),鮮明生動的人物等諸多元素,自然能一下子抓住讀者的心。因此,將故事中調動讀者閱讀欲望的因素,應用到經濟類新聞的報道中,同樣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在經濟新聞寫作中,還有一點是要注意的,那就是數據的使用。經濟新聞離不開數據,如果僅僅是直接大量的堆砌數據列表,對讀者而言會顯得缺乏重點和吸引力,而運用對比、換算和類比等方法則能更鮮明、生動地揭示新聞的主題,例如用“如果將這一萬億美元換成一美元一張的鈔票,一口氣數下去,一秒鐘數一美元,需要31668年才能數完……”的描述來形象地說明一組經濟數字,那么,文章的可讀性會提升很多。
同時,經濟新聞還具有很強的指向和引導作用,任何有關經濟變動的信息,都可能會引起密切關注,對經濟走向形成影響,也對消費者的選擇造成影響。
經濟新聞報喜更要報憂,敢于發(fā)現問題、揭露問題、促進問題的解決。在我國社會轉型、飛速發(fā)展的今天,調整中的市場會存在一些問題,而經濟新聞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為問題的解決提供可具參考性的意見和建議,并搭建政府與百姓間的溝通橋梁。
經濟類媒體還應為市場經濟的和諧發(fā)展作積極貢獻。以商業(yè)經濟實體為例,目前,已經有很多媒體進行企業(yè)公眾形象的評價和商界重大事件的評價,這種評價體系對引導商業(yè)從業(yè)者的行為準則、倡導健康的商業(yè)市場風氣益處很多,值得提倡。
總之,在拓寬經濟報道的視角中,把經濟現象社會化、人文化、形象化,不失為拓展經濟報道的多元維度,增強貼近性的有效手段。如果經濟報道真正從純經濟視角向“經濟、社會、文化大合唱式”轉變,把視野充分擴展,把觸角盡量伸開,貼近性必定會隨之增強,影響力與感染力也會隨之加深。 (據《中國新聞出版報》)
責任編輯:秦芳媛
下一篇: 2011年全國報紙語病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