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wǎng)訊 在平陽中青年畫家的陣營里,光林兄可謂之領軍人物之一,這在于幾十載的丹青生涯中,他的油畫創(chuàng)作、國畫創(chuàng)作以及壁畫人物創(chuàng)作的斐然成績上;在于他數(shù)十載如同一日的對繪畫的深刻理解和不懈的思索上;在于他面對生活和藝術的平靜如水、執(zhí)著如一的心態(tài)上;在于他涉獵周邊藝術特別是從文學作品中汲取養(yǎng)分的復合提升上……每次見到他,看到他那張平和卻頗富內(nèi)涵的臉,看到鬢角過早霜染的白發(fā),看到他依然故我寵辱不驚的從藝姿態(tài),我想到的是一個永不言棄的追求者,是一個被藝術的靈魂牽引著,一直在路上的悲壯的形象……
與光林兄相識、相交并一步步成為至交和知音的不算漫長的時間里,我們相互在閱讀和感悟著對方,走近他,我閱讀到的是一片圣潔和坦誠的人格,觸摸到的是一顆凡俗而充滿魅力的心。這顆心,在平緩而內(nèi)斂地跳蕩著,平緩里蘊藏著感奮,內(nèi)斂中包容了激情。我想,這是生活的鍛打給予他的性格,是藝術的歷練賦予他的修養(yǎng),為了他鐘愛的生活,更為了他酷愛的繪畫。
光林首先是一位周邊藝術的自覺者,尤其對于文學作品的關注和研讀。如何衡量一個人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就讓他去界定和評判一篇或一部文學作品吧。在某種意義上對文學作品的領會可謂之試金石,它往往可分出其水準的高下、認識的深刻或膚淺。我常常驚異光林對小說理解的深入和閱讀的到位,通常有自己很獨特的發(fā)現(xiàn)和心得,即使對我以往的小說作品,他都能從人性的角度、社會的角度,人倫層面和道德層面去分析和審視。這無不表明出他思想的深度和境界的高遠。對周邊藝術修養(yǎng)的優(yōu)劣,直接影響到一個從藝者的成就大小和檢驗在藝術道路上到底能走多遠。從芝光林的系列油畫和之后的更為傾情的國畫(這里特指他的山水畫)作品里,能品讀出它們高遠的意境和厚重的立意,從他至今依然柔韌執(zhí)著、激情暗涌且屢出成果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上看,這無不得益于他多元的藝術積累和文學修養(yǎng),他吮吸著博大的文學藝術的“奶汁”,多元藝術自然也在成就著一個勤奮的畫家。
光林兄是一位較有成就的油畫家,這有他的近百幅油畫作品為證,早在八十年代中期,他的油畫創(chuàng)作便在省內(nèi)畫壇嶄露頭角,至九十年代中后期,已形成了他的質樸厚重與沉實凝煉的風格。這里,我把他的油畫作品按表達內(nèi)容和載體權且分為兩類。第一類我將它們稱之為純粹風景系列,它包括《霧色》《青青溪水長》《五月塬下》《人說山西》《四月南風》《長城系列》《風景》《山腳溪畔》《太行人家》等,這是一組能充分表達芝光林審美情趣的作品,也是?,F(xiàn)了他的審美風范和美學要求的精品,它們畫面沉靜,意境幽遠,蘊含豐富,還有,品之總覺籠罩一股濃濃的憂郁的格調,讓人想起俄羅斯的許多油畫精品來,奔涌不息的伏爾加河和寂靜深幽的白樺樹林……俄羅斯傳統(tǒng)油畫的巨大魅力深深感染、也深深影響著芝光林,他的這一組作品里自然也浸入了那種沉郁并不妨礙它的唯美力量的張揚。這倒很符合光林兄的性情和他的藝術態(tài)勢。第二類權且列為黃土風情類,它有《往日的回憶》《農(nóng)家小院》《土窯前》《山凹·石碾·銅喇叭》《工地紀實》《小妞》《孩童》《西出大漠》《石墻古碾》等,這一組作品帶有“尋根”意味,這是光林兄立足本土,在積淀厚重的黃土文化上的關照和尋覓,探索和挖掘,表達與發(fā)現(xiàn)。如果說在前一組里尚有較強烈的主觀色彩的話,那么這一組作品呈現(xiàn)了返璞歸真,零度介入,客體映觀,感性色彩濃郁的特色,作者把自己深深地埋在作品后面,讓拙樸和凝重的畫面語言來表達自己對本土文化的認識,對民俗風情的理解,對黃土地上父老鄉(xiāng)親生生死死命運的詮釋和領悟……
這類作品本該是光林兄的一大繪畫載體,他理應把盡可能多的精力和筆墨投注于此,傾注于此的,只可惜,在他繪畫作品的全部里,這類作品是很少的一部分,這里是說他用油畫形式來表達的,他更多筆墨用在了后來用國畫形式來體現(xiàn)。這是下文陳述的內(nèi)容。
光林兄立志成為一位國畫家,這是他十余年來的意愿并為之孜孜以求,琢磨與思索,創(chuàng)作與實踐。憑借油畫的堅實功底,憑借少年時期早已練就的人物寫生素描的基礎,他對人物畫與山水畫情有獨鐘,他覺得,只有用國畫的寫意手段,才能將他的鄉(xiāng)土精神、生活氣息和水墨線條有機地編織成一個豐富而完整的藝術世界。
生在大城市長于小城市的芝光林,卻有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情結,這是他年輕時對鄉(xiāng)土的深深感受決定了他個人的精神意識的。城市外在的物質生活和生存狀態(tài)不可能改變他內(nèi)心深處的精神情感,年輕時早已鑄就的鄉(xiāng)土精神與當下瑰麗而浮躁的現(xiàn)代城市文明發(fā)生碰撞和沖突的時候,濃濃的鄉(xiāng)土精神和骨子深處的人文情懷便執(zhí)拗地升華為一種美麗記憶和美好理想,這種理想變作光林創(chuàng)作和認識的動力,并成為他終生創(chuàng)作的思想基礎。光林兄是一位有思想的人,這有別于許多不肯思索,思想蒼白的畫匠,臨汾有許多這樣的匠人,盡管他們的“活兒”做得不錯,不錯的活兒只能是東西,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作品。之所以如此強調,我要傳達的是,不同的精神情感和豐富的內(nèi)心,會造成完全不同的藝術視覺的符號。光林兄是用充沛的情感和獨到的思考從事他的國畫創(chuàng)作的。從他的山水畫和人物畫中能讀出他細膩的心理和良苦的琢磨。他的代表作《狀元紅》,既是一幅容鄉(xiāng)情民風、原生態(tài)生活氣韻的精品之作,又是蘊含了尋根文化意味的思考和符號;透過《春蠶》歡快明凈的畫面氣息,還是能品出畫面之外的民俗理念,歷史文化的漫長沉淀和現(xiàn)實生活的有機交匯;以長城為題材的系列山水畫作品,拙樸大氣,血液里流動著的那種深深的愛驅使他、也鞭策他,盡快找到書寫油畫長城的那種感覺,以傾訴心中的仰慕和對長城文明的深刻領悟;以太行山為載體的系列作品,光林兄把繪畫語言集中在對其“精神”的書寫中,太行大山的巍峨高聳,凝重險要,給人的首先是精神的力量。這是他高遠的思想與藝術境界的一種體現(xiàn)和表達。更多的時候,光林兄愿意把沉重的歷史和繽紛的當下交融起來,這種交融甚或對立帶有他痛苦的思索;盡量在作品中留有現(xiàn)代文明的細節(jié),這僅僅是他表達的一種方式,是突現(xiàn)時代色彩的藝術需要,而作品的精魂則是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不斷咀嚼和反芻。當女青年面對永樂宮壁畫時,她的思索里是綿長而多元的。這實在是光林兄的思索;在《早春黃河》中,各色人等的各色情狀固然是生活之流的一個濃縮表現(xiàn),但更為豐富的內(nèi)含依然是對黃河文明的沉思,對母親之河的復合理解,光林兄甚至把這種理解集中在畫面中那個中年知識分子的形象上,面對流淌千年的大河和她孕育千年的文明,這種深厚思索是畫家慣有的自覺。
光林兄是極富創(chuàng)造力的優(yōu)秀畫家,在給筆者的長篇小說《古塬蒼茫》所繪制的30余幅插圖中,他豐富的想像力和瑰麗的創(chuàng)造力顯示了一個畫家的多元功底和堅實基礎,調動生活積累,捕捉生活細節(jié),30余幅連環(huán)畫作品無不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并強調著文學原本對畫家個性的兀顯。
光林是一個沉靜亦深沉的人,為固守藝術的精魂,他不懼生活的變故和物質的匱乏,他不緣一些繪畫匠人那樣為蠅頭之利而反復復制自己,或厚顏地復制別人,那種輕漫和膚淺是光林兄所不屑的,他不艷慕別人更不忌妒別人,心靜如水地汪泊在自己簡陋的畫室里,一如既往地琢磨,潛心虔誠地修煉,我想,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光林的“大”與“剛”在于他的“無欲”與“有容”之中,天道酬勤,追求格調高雅意境的藝術品格的芝光林正堅定地固守著心靈家園,不懈地走出一條不負自我的藝術之路。 (張行健)
責任編輯:實習生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