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夏季,悶熱的天氣容易使犬類動物煩躁、沖動,再加上人們穿著單薄,造成不少人被狗、貓咬傷、抓傷,感染狂犬病病毒。近日,記者走訪市疾控中心,請教傳染病專家,幫助市民了解狂犬病知識,以便正確應對突發(fā)情況。
狂犬病又稱恐水癥,是我國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該病由狂犬病病毒感染所引起,致死率近100%,是目前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雖然人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已經研制成功,并廣泛應用,但是全球每年仍然有50000——60000人死于狂犬病。
市疾控中心傳染病科主任尹保行說,狂犬病可在動物之間和動物與人之間傳播,狂犬病毒不能穿過完整的皮膚,它是通過傷口或黏膜直接接觸進入體內,最常見的方式是被攜帶病毒的動物咬傷,或者移植攜帶病毒者的器官及組織。目前,尚未證實除移植攜帶病毒者器官以外的人與人之間有傳播病毒病例。
狂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短至數(shù)天,通常不超過3個月。潛伏期長短主要受咬傷部位、傷口深淺和進入人體病毒數(shù)量等因素影響。
狂犬病的癥狀有哪些?尹保行說,狂躁型狂犬病發(fā)病之后病程分為三期,即前驅期、興奮期(或痙攣期)和麻痹期。大多數(shù)患者在前驅期時有低熱、倦怠、頭痛、煩躁、恐懼、惡心、周身不適等癥狀。對痛、聲、風、光刺激開始敏感,并有咽喉緊縮感;約80%的病人已經愈合的傷口部位及其附近有麻木、刺痛或蚊蟲爬感。在興奮期,患者多神志清楚而處于興奮狀態(tài),表現(xiàn)為極度恐懼、煩躁,對水、風、聲、光等刺激非常敏感;恐水是狂犬病的特殊癥狀,多表現(xiàn)在飲水、見水、聞流水聲或談及飲水時,引起嚴重咽喉肌痙攣,患者常伴有聲嘶和脫水癥狀。在麻痹期,患者逐漸安靜,痙攣減少或停止,出現(xiàn)遲緩性癱瘓,尤以肢體癱瘓為多見;感覺減退、反射消失、呼吸變慢、心搏微弱、神志不清,最后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死亡,自然痊愈者極為罕見。
如何預防狂犬病?養(yǎng)狗養(yǎng)貓的人,必須按要求定期帶它們接種疫苗,這是預防狂犬病的關鍵措施。對狗、貓的嚴格管理可顯著降低發(fā)病率,預防接種則對防治發(fā)病有肯定的效果。并不是只有患有狂犬病的動物帶有病毒,看上去健康的狗、貓和其他動物的唾液中,也可能帶有狂犬病毒。一旦被抓咬了,也會染上病毒。同時,注射過疫苗的狗能保證不被其他動物傳染,但不能保證它不帶病毒,不傳染給人。所以,即使被看上去很正常的狗咬了,也要及時打狂犬疫苗。
除狗、貓外,蝙蝠、狐貍、兔子等,都可能攜帶狂犬病病毒,因此,不要隨意接觸野生動物,尤其是死亡動物。
被咬傷了怎么辦?尹保行表示,第一步:立即沖洗。用20%的肥皂水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交替徹底清洗、沖洗傷口至少15分鐘;第二步:消毒傷口。徹底沖洗傷口后用2%-3%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傷口;第三步:注射疫苗。根據(jù)傷口暴露情況,使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按照接觸方式和暴露程度,狂犬病暴露分為三級。一旦暴露,首先要判斷受傷的嚴重程度,然后再據(jù)此采取不同的處理措施。與動物僅有普通接觸或喂養(yǎng)動物,以及被舔的皮膚部位完好,屬于I級暴露,不需要進行任何處理;如果皮膚被輕咬或者僅有輕微抓傷或擦傷而無出血,則屬于Ⅱ級暴露,需要立刻對傷口進行處理并接種狂犬疫苗;如果皮膚被咬傷或抓傷有出血或皮膚破損的傷口被舔時、或黏膜被動物體液污染時,屬于Ⅲ級暴露。此情況下,在傷口處理之后、疫苗接種之前,還需要在傷口周圍注射抗狂犬病的被動免疫制劑;第四步:及時處理傷口;對于傷口較深者,要在注射狂犬疫苗前先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將病毒進行快速滅活,再注射狂犬疫苗。
疾控專家提醒:狂犬疫苗并非一針有效,傷者要在0(當天)、3、7、14和28天各注射1個劑量的狂犬疫苗,不可自行減少次數(shù)。注射狂犬疫苗期間,最好不要劇烈運動;少吃蛋白類食物,以及魚、蝦等海產品,以避免過敏;少喝濃茶、酒以及吃刺激性食物。
記者 郝海軍
責任編輯: 吉政